5月21日,紫陽縣兩位進城的農民在廣場感受城市裡的氛圍。城鎮化在很大意義上是農民進入城鎮,嚮往美好生活是所有民眾的願望

  5月10日,山陽縣西照川鎮茶房村,44歲的程學成小時候因摔傷成了殘疾人。見其他人搬到山下,享受低保的他卻無法實現

  5月8日,柯長富居住的這條溝里大都是柯家的後裔,柯家祖先46座墓地分佈在土地周圍

  柯善海回到山裡,勸父親柯長富搬下山一起生活。父親卻割捨不下這幾畝土地
  電磁爐用不起,煤氣竈是擺設,上了樓還在燒柴火……
  中國農民接力式進城的過程是中國現代化的過程,但是現代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紅利,目前還不足以支撐數億農民進城。或許,最好的城鎮化是農村人口自由選擇向城鎮集結。中國農民接力式進城的過程是中國現代化的過程,但是現代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紅利,目前還不足以支撐數億農民進城。
  農民進城註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與此同時,農村作為社會發展的蓄水池,正在逐步形成與城市的新型關係,而這種新型關係也是廣義上的城鎮化。
  或許,最好的城鎮化是農村人口自由選擇向城鎮集結。
  農民會理性地做出選擇,調整好自己進城的節奏,他們不著急,外人更不要著急,切莫趕農民進城。
  人與地
  土地是幾代人刨出來的荒了可惜
  ■華商報記者 胡國慶 文/圖
  光緒年間,湖北遭受特大幹旱,柯長富的祖輩們拖兒帶女一路向西遷徙,落戶於秦嶺深處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山村裡。
  百餘年之後,60歲的柯長富依然生活在山陽縣西照川鎮,這個叫珍珠村的村子里,翻過東邊的大山就是湖北。家譜排列中,柯長富是柯家第十代後裔。媳婦是商南人,過一條溝就是娘家。
  柯長富家裡有9畝地,分佈在幾座山頭上,轉一圈就要大半天功夫。柯家先祖的墓地都在承包地周圍,每年清明,柯長富就會帶著家人祭祖。歲月流逝,柯長富只能記住這裡的46座柯家祖墓,“其他的已經搞不清誰是誰了”。
  直到1998年夏天,柯長富才第一次出山,進城找一個村裡人傳說的“名醫”看病。徒步60多里山路才趕上了去縣城的班車。城裡一個老漢告訴他,那個醫生是江湖郎中,幾個月前剛剛被抓了。
  柯長富在車站臺階上過了一夜,第二天一大早乘長途車回到山裡,從此這位莊稼漢再沒走出過大山,唯一留下記憶的是在百貨商場花了1角8分錢給兒子買了一個搪瓷碗。
  山裡人一輩子只做三件事:娶親、生娃、蓋房
  珍珠村曾經是宴馬鄉鄉政府所在地,2003年合併到西照川鎮,距西照川鎮有40多里山路。至今未通班車,私人的小客貨車每人收15元車費,每天往返於這條顛簸的土路上,山路崎嶇拐彎多,一些膽小的或者捨不得花錢的人更願意徒步進出。
  珍珠村也是由兩個行政村合併的,310戶人家、1270人散居在方圓20平方公里的6個村民小組中。村裡有三條大溝,柯姓人家大都居住在中間的正溝里,距溝口有20里。人丁興旺時,三條溝里居住了40多戶人家。
  近年來,陸續有人遷出去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落戶。目前只有柯長富,還留在山裡種地。柯長富有一兒兩女,都成家了。柯長富說,山裡人一輩子只做三件事:娶親、生娃、蓋房。這三件事都做了,人生就算圓滿了。
  兒子柯善海,今年34歲,娶了他舅的女兒。婚房是借用小叔的兩間土坯房,旁邊就是牛棚。兒媳生了3個男娃後做了結扎。有三個孫子對柯長富來說是福氣。
  山裡人過日子簡單,有地就能填飽肚子。最惱火的是娃們念書,學校離得太遠。柯長富說,村裡曾有4所小學,現在只剩下一所完全小學,學校是城裡人幫助修建的希望小學,很漂亮。
  莊稼種多了也惱火,野豬太猖狂
  2012年春節過後,兒子在山下村委會附近租了兩間房,每年租金800元,兩個大孫子念書方便了。但租人家的房子心裡不踏實,房東要是在外混不下去咋辦?柯長富和兒子商量花2萬元買了別人三間土坯房,門前還有塊菜地。“在山上再養兩頭豬,全家8口人填飽肚子不成問題”,柯長富很有信心地說。
  86歲的老母親也隨孫子搬到了山下,診所就在村委會附近,老人有個頭痛腦熱看病方便。不過打好的棺材還留在山上,人死了還要埋在自家地里,跟那些祖墳在一起。
  “兒子勸我們老兩口下山,我不答應。山裡地多,搬走的人留下很多地,這些土地都是柯家幾代人刨出來的,荒了可惜。我在屋子周圍種了6畝多,還儲存了3000多斤人畜肥料,等種完這茬莊稼再說。”柯長富說,莊稼種多了也惱火,野豬太猖狂,現在連人都不怕了,農民手裡又沒有槍。
  村民江貽軍的記性非常好,在村裡當了8年會計,哪家養了幾頭豬心裡都有數。這些年,村裡的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。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4000元,這是指打工家庭,“種地恐怕連1000元都難”。
  珍珠村1986年起實行土地承包,按照承包30年不變的原則,退耕還林後人均只有1.3畝承包地。這點土地能勉強滿足溫飽,山裡人還是靠天吃飯,這裡小麥產量低,農戶大都種植玉米、土豆等,米面油都得花錢買。
  老人們願意留在山裡,死了有地方埋
  江貽軍說,陝南移民搬遷等惠農政策,給村民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。截至2014年3月底,村裡有兩戶經濟條件好的在縣城裡買了商品房,11戶為了娃上學搬遷到集鎮移民安置點,4戶村民落戶湖北鄖西縣。全村有11戶五保戶,120人享受政府低保。低保分三類,分別是每月165元、130元、50元。60歲以上養老金每月55元,每增長10歲,多10元。
  從地理位置來看,珍珠村二組、三組地勢相對平緩,過去的鄉政府和現在的村委會都設在這裡。村委會也是村裡的政治文化中心,學校、診所、商店都設在這裡。按城裡人的說法,這裡就是繁華地段,莊基地價格比柯長富住的山上要高出十幾倍。不過,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是願意留在山裡,死了有個地方埋。
  最近幾天,珍珠村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,政府給村裡免費提供1000噸水泥,用於美化村容村貌。
  5月7日,43歲的趙星海家來了很多村民幫助鋪設水泥地面,山裡人很重視相互間幫忙,不計報酬,也稱換工。幹完活,趙星海招呼大家吃飯,媳婦用塑料面盆端上來一盆雞湯。
  華商報記者很好奇,剛拿出相機就被人阻止,說:“傳到網上影響不好,違反中央八項規定”,大家都笑了。
  “農民寧可舍金舍銀
  也不能舍土地墓地”
  43歲的李洪賢不會吸煙,茶几上卻放著一盒比較高檔的香煙,他也是從山裡搬下來的。2007年李洪賢花2萬元在村委會附近買了1.2畝莊基地,建了一棟二層樓房。遷走的村民一般會將老宅子又轉賣給山上搬下來的村民。山裡人講誠信,只要雙方協商好,村委會幫忙給辦理過戶手續。
  李洪賢春節剛給大兒子辦完婚事,小兩口去北京打工了。小女兒18歲在西安打工,養活自己不成問題。自己做點小生意,生活質量並不比城裡人差。李洪賢對城市沒什麼好感,人多事雜,空氣不好,“電視里常說城裡人都跑到山裡來吸氧,咱每天都享受新鮮空氣,多自在。”
  柯善海剛從上海幹完一單活回家。他說,媳婦生了3個兒子,將來不愁養老,不過要贍養三個老人,全家8口人的生活來源全靠他一個人打工。
  “要是能掙到更多的錢,我也會搬到城裡住,城裡交通、教育、醫療都比鄉下好,還有讓人羡慕的社會福利。鄉下就是有土地這點優勢,能糊口,談不上生活品質。”柯善海說。
  父親柯長富卻不這麼認為。他爬到房梁上取出一個沾滿塵土的塑料袋,裡面裹著《農村土地承包書》,這位憨厚的老農說,“農民寧可舍金舍銀,也不能舍土地墓地。有了這個紅本本,咱農民就能生存下去。”
  (原標題:農民進城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47luam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